僧人心態和10分鐘入禪休息法閱讀心得


僧人心態和10分鐘入禪休息法 閱讀心得 

 
各位好,這次想跟各位分享一本我很喜歡的書,僧人心態
也許標題乍讀會讓人困惑這是否與特定宗教相關,但我覺得整本書反而反映作者某種超脫於神學以外,追逐清明的洞見和心態與和自我實現追求的價值觀,我自己覺得對想要更理解自我的朋友們,都非常建議值得一讀,也在尾段補上另外一本自己最近接觸到很喜歡的小書,10分鐘入禪休息法,在實踐和體察生活上都有很不一樣的體會
 
我想要用書中的引文與延續過往自我開始討論,我們的苦樂哀苦,究竟是什麼,我覺得很大的苦痛根源,是許多宗教裡探究求之而不可得或外在導致,來自自我苛責的苦難,有一種人具備一種真實的人生,是內外融洽協調的,他的每個洞見都不會讓自我產生懷疑,我覺得那樣的人,無論貧富出眾與否,都是安穩閒適的,不會讓自我處於一種內外不平衡的煎熬
 
但在現代的社群濾鏡下,也有許多人飽受外在內在難以吻合的折磨,他們將過多外在的聲音和評斷和潮流帶進自己的內在世界,不經意間自己活成了個自己以為別人喜愛的人,卻難以讓自我和愛真實自己的人坦率的樣子,如同人一定要長的如何如何的審美觀,一定要符合五子登科,要做到什麼成就,如何找結婚對象定居哪裡,無數他人眼中的評斷,不活在別人身上,卻全落在最不想無力反抗的那個小白兔上,但真實的我,我覺得,不能完全被外在身分掩蓋,演戲的戲偶終究是戲偶,下了台的演員該如何活才是重要的,我們終究有天要詢問自己"我想如何活著,我是不是想要真實的活著",如同文中寫記載的
"你的外在身分就像一面灰塵滿佈的鏡子,第一次照鏡子,看不到被掩蓋了的真我和價值,清除這層身分可能會感到不愉快,但唯有灰塵消失以後,你才能看到自己真實的樣子"/ 印度教聖者 柴塔尼亞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帶著與身俱來的一些好與壞,甚至成長的傷痕與獨有的世界觀,有些純粹清明的人,活的簡單,也容易滿足,比較不會被外在的評議和周圍人的想法,消耗損傷,但無論內在自洽圓滿或依然在努力找尋方向的人們,如同"樊登的人生智慧解答 100+應對生活 突破思考困局的清醒指南"最後選擇過什麼樣的生活取決於你自己
"寫的,我們走的人生"無論選擇什麼道路,不要傷害自己,也不要傷害別人,讓自己盡量活的快樂就好"
 
在來到平等的死亡前的一步步旅程,我們是人生船上唯一的旅者,總會不斷迎來新的夥伴,也不斷與故人告別,然而,我們的生命最終依然需要由我們掌握,無關乎他人,因為他們終究會活在以他們為主角的戲劇裡,駛往自己將臨的人生,也不可能完全以我們的優先考量為主,因為我們在彼此的人生也只是嘎了個小小的配角角色,就算親如伴侶父母子女的親緣,也有緣分與應該分離的界線,那是適當距離才能具備的美與善,也是一份能留給自我追尋的距離,當我們凝望內心平靜著的我,如果我們真心的喜歡他,願意為了他去努力奮鬥努力,我們的人生在此刻才真實的開展,也才具備真正的意義,我想用劇作家王爾德的兩句話作為整段的小結尾
天堂和地獄都在我們每個人自己身上。/王爾德
每個聖人都有不可告人的過去,每個罪人都有潔白無瑕的未來/王爾德
我們活著學習愛與被愛,並在追逐裡圓滿自己的人生和周圍人的人生,我覺得這樣的人生是無比美好又值得紀念的
 
"當我們關閉了圍繞在身邊的意見,期望和義務,就會聽到自己的聲音了",書中如此寫到
我們能透過察覺觀察的反應,體會自我與內在假想外在世界的差距,如同下列話語所述
"有研究者指出,我們每天產生大約六萬個意念,而其中多達80%是負面或重複性內容"/10分鐘入禪休息法
我們內在的聲音並不總代表著真實,而是某種既成思維系統下的應急反應,在不經意間,我們很容易發散為陷入過去的情感消耗,展望未來的無限拉扯間,卻沒有發現影響我們生命幸福感,最深刻的是當下的感受覺察與無條件的接納,我們如何活著,我們常因此無數次的被自我挫敗,但如何找回生命堅持的韌性,就需要不斷的檢視和反思,並在當下真實的坦承並做出改變
 
那些改變不應該違背我們和心中的價值觀,或者會讓我們和愛我們的人,在往後餘生為現在的不成熟而難過,因此書中所寫
"從過往的選擇,檢視你的價值"
"省思你做過的三個最好和最壞的選擇,你為什麼會做出這些決定,你從中學到什麼,如果再來一次你會有什麼不同"無比的重要,聰明的人也許能走得很快,但懂得日夜省思的人,才能安穩的走向遠方,我們應該追求書中所寫"做出受價值驅動的決定",去體會其中對自我的深刻學習,我們學習著這樣的認知世界,世界也就會同樣的對待我們
 
書中另外寫到"想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不快樂上是不可能的",我對此有很深的體會,我深刻認為所有花出去的錢,給出去的情感,施加出去的痛苦或給與他人的溫暖,在世間兜兜轉轉一分一毫不少的回到我們身上,我深切希望著最小也最好的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所行所為"推己及人",我們能夠從中得到某種美好的期盼,當我們善待了自己與這個世界,我們心中的處之泰然,就會讓很多未知不再恐懼,無恐懼後就能在定靜安慮得中探尋自我真實的意義,書中所寫到達賴喇嘛的教誨是這樣的,
"如果你有能力就幫助別人,如果做不到,至少不要傷害他們"/達賴喇嘛,我覺得我自己有很深的體會,那是個很簡單,卻很好很好的學習與修行
 
不要批判一個患了不同疾病的人,不要期望每個人都完美無缺,也不要自認為完美無缺/僧人心態,我想我生命裡很大的轉變,是開始追求一切由我負全責,也學著對世間任何人事物抱有近於0的期待,因為這樣開始我對發生在我生命裡的所有事情都有了一種掌握感,也對無論事物的好壞都有自己的洞察和感激,因為我有著偏執而不完美,因此這世間的所有事情應該都會有著類似的情況,也能接受人們也會有著類似的情緒,因此掌握操之在我的事情,能不帶批判的坦然接納自己和世界就是現在的樣子,我覺得十分的幸福
 
"真正的自由是放下不想要的東西,也就是那些會把人導向惡果的縱慾"僧人心態,我們理解自己的的核心世界和真正的愛,把一些過快過急的慾望和追求,擱置在一旁,這是某種作者深刻認為的放下
 
察覺對治修正,指認停止調換/僧人心態,這是作者認為轉換情緒和專注自我的方法,前面是認知行為治療的方式,後面是作者習慣稱呼的方法,我們辨認出來情緒的模式和類型種類,停止觀察後,將短期劇烈變化的他轉換成某種對生命長期發展有益的形式,無論是透過正念或者任何體會,我覺得都是很有意義的
 
"你專注於別人的時間越少,專注於自己的時間就越多"/僧人心態,如同書中論師寂天所寫,我們所有的所求都在自我的心上
我不可能一手掌握所有外在事件,但如果我能控制自己的心靈,那還有什麼需要控制的呢/佛教論師寂天
 
我們本身的思維系統在運行通常是僵化固定的,在杏仁核超載運作的情緒下更是如此,因此我們能學著書中作者所做的事情,"擴大視角看待挑戰"/僧人之心
"潛入你的恐懼",問自己"我真正害怕的是什麼"/僧人之心,如果我們能用第三人稱的視角,或全知的視角,給因為現在情緒而動蕩的我們,一個觀察的空間和距離,很多事情的來龍去脈很有可能就清明了起來,從我們的敘事和內在情節脫離出來,去看看整個世界的運作,很多糾結的事理,也許就會有自得而解的解方,我想在文章的下面補充一些自己很喜歡書中的句子,希望大家也會喜歡
 
當心和腦和決心協同一致時,就沒有不可能成就的事了/梨俱吠陀
 
想想你的動機,你想背誦整本經書,是因為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還是想要獲得學習的經驗,第一種動機是想要那個結果,第二個是對學習的過程感到好奇
 
四種動機 恐懼慾望 責任 愛/印度教哲學家 巴克提 維諾達 塔庫爾
 
我們必須欲求背後最深層的為什麼,才能過有意圖的生活
 
法:你的召喚...活在你的法裡,就如同行走在一條通往自我實現的道路
 
傳福音,應當首重身教,次選言教/聖方濟
 
你無法成為那個不是你的人,但你可以成為真實的你
 
觀想你的明天
 
記住兩件事,我們做他人做過的壞事,以及別人對我們做過的好事,忘記兩件事 我們做的好事 以及別人做的壞事
 
先善待自己,再讓你的善意擴及到整個世界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一本小書10分鐘入禪休息法,自己認為很有實用性也很推薦,也一併截錄一部份摘要在下方
(自己也很喜歡這本實踐和洞察為主的書籍,作者是採用CBT並兼容部份正念的愛爾蘭裔心理師,作者身為同志與在20世紀紛亂愛爾蘭探尋自我存在的過程,在閱讀的當下,我有種自我的啟發,我感覺他真的有找到一個安定的小小世界,我希望能為此繼續努力,並好好學習)
 
我承諾我會好好善待自己的心與身體,並好好善待周圍的人,並用懷抱溫暖善意的態度對待自己生命裡的人事物/我(瑋德)的約定(書中剛開始有個承諾的過程,現在很多主流的認知療法都很肯定這方面的自我療癒起始效果,也是ACT接納正念承諾與行為改變療法的核心,因此一併檢附其中)
 
這些就只是關於你人生的故事,他們無法定義你是誰,唯有你選擇的回應方式,才能決定 你是誰/10分鐘入禪休息法
 
我們的心智時常運行著大量活動/10分鐘入禪休息法
 
有研究者指出,我們每天產生大約六萬個意念,而其中多達80%是負面或重複性內容/10分鐘入禪休息法
 
關注,宣告,理解(CBT的解方)/10分鐘入禪休息法
 
敲打:來回單手,來自EMDR雙側刺激,尋找安全處所(進入冥想的前置動作)/10分鐘入禪休息法
 
為寧靜空間命名選詞(很有趣的一個觀想方式,很希望能跟大家分享,大概是用找到一個安心的空間,並假想所有的感受沉浸其中,並用幾個自己認為的形容詞,去強化感受,自己使用起來感覺滿深刻的)/10分鐘入禪休息法
 
我會用每一天放下更多執著,並對自己更仁慈一點/10分鐘入禪休息法
 
心理披風,接納,悲憫,與真實(某種尾聲觀想的方法,並自我賦能的方法)/10分鐘入禪休息法
 
多親近暖氣爐,少接近排水管(遠離消耗的人事物,多親近對自己增能賦與能量的人事物)/10分鐘入禪休息法
 
允許自己身而為人的脆弱/10分鐘入禪休息法
 
閱讀完兩本書籍,我有時會想著心裡的"我"確實是個奇怪又神奇的事物,總充滿恐懼又一下又元氣滿滿,但活著真的很不可思議,在這個當下,我想謝謝自己與這個世界,並懷抱著最深的感激和好奇,去探尋這個充滿未可知事物的廣邈宇宙,因為無數多的幸運,我依然有能力去開展未來。逐步的修正自己犯過的錯,去成為一個嶄新的人,我覺得這是生命裡某種獨特的饋贈,而我應該好好把握,為了自己的生命而認真的活,只在,當下,此刻去品味生命的獨特,只有我會活成我想要活的樣子,我是如此深深認為著,謝謝大家






以下是我的Google blogger 和Medium 裡面有蒐錄以前的一些文章,如果有喜歡的話可以再參考看看

Google blogger :

[


Medium: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