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談談那些痛苦的事吧!:商務人士的父親為孩子所寫下的「工作本質」! Part2


 

工作的本質是什麼,加入機率思維的世界萬物會是什麼樣子 職業篇Part2
各位好,今天想跟各位分享一本書,由行銷和策略巨擘森岡毅所寫"來談談那些痛苦的事吧!:商務人士的父親為孩子所寫下的「工作本質」!"(悅知文化2020)

森岡毅先生是我認為在策略機率和理性思維和合併數據決策很出色的行銷者與思想家,在洗潔用品巨擘P&G從基層歷任重任,到轉入風雨飄搖的大阪環球影城,藉由一連串重新且符合理性的品牌定位,和針對性的促銷行銷模式

最終,成為一個他夢寐以求的獨立創業家,以革新整個日本的行銷者努力著,我認為他的思考有很深刻理解的必要,這本書的內容是他以一個倍受商業和現實環境歷練父親,看待孩子對於前途迷茫的至情至性的文章

這篇文章的主軸是一個個由在商場歷練過的父親,看待孩子走向未知世界,既充滿期待又希望能將一切傾囊而授的故事

以下是書中內容的摘錄,自己會採用邊議論邊探討的方式,最後在結尾,附上個人的心得

盡可能注重本質性,看清現實並做出正確選擇,人才得以接近目的,因此重點就在於要釐清造就各種現實狀況的結構

造物主的真面目就是機率,儘管非常公平的與隨機方式分配事物,但結果卻有了偏差,所以造物主的真面目就是機率,有人享受三四種幸運,有人背負著三四種不幸,這就是這世界的殘酷現實

人已經作了選擇,現在還能夠選擇,但很多人就是不願意選擇,這原因在於上帝只給了人選擇的骰子,但人們卻沒意識到,畢竟人無法選擇不在腦袋裡的選項

(
這幾句的論述,我覺得很精闢,也是為何我們這輩子必須一直接受高品質的學習思潮,與擴展自己認知未知的地方,因為人與人間最大的差異也許不僅僅是智商,而是思維差異

自己成長在偏鄉離外島,環境裡充斥很多因為思維未盡完善,在依然有選擇時,而自我侷限人生決定的例子,這些事情裡很多是在那個瞬間,未意識到機會和學習成長是存在的,一下子就蹉跎定性化人生了,不知不覺間苟且將就很多人生的大決定

人是無法作超出自己認知決策層級的決策,也很難掌握無法把握量級的組織領導,和財富與人生規劃的,但閱讀和終身學習是個很好超越環境的方式,不斷意識到外面有個更大的世界,我覺得不管在任何年紀,任何時刻都是必要的學習和挑戰)

第一章 給不知自己想做什麼而煩惱不已的你
(
這篇的文章是對女兒又期待又希望基於事實鼓勵他的家書,很推薦有興趣的朋友,或已經為爸爸媽媽的先進長輩能夠看看,甚至提供我一些回饋,自己真的很喜歡)

你的骰子只有你能骰出,...而寫下這些就只是希望你骰出的點數,對你自己來說,是接受的選擇

為什麼會不知道 自己想做什麼呢
不只是求職或轉職在挑選商品選結婚對象時,也是一樣選擇太多反而麻煩,對人類來說是一種壓力這是大腦結構的問題 所以在判斷上負擔會以加乘方式增加

換言之你煩惱的根源,並不在於不知道有哪些選擇,問題的本質不是你還沒有了解這個世界 ,若你的意思到其實是自己不是很了解自己解決方案,那麼突然解決的大門應該就會開啟

問題的根本不在外部,而是在內部,之所以找不到想做的事,是因為自己的內在缺乏軸心,而沒有軸心的原因在於,直到你擲出求職的這個骰子

自己的內在沒有作為基準的軸心存在,你想做的事就不可能出現,也無從選擇,這簡直就是一種不可能破關的遊戲

終究只能有你盡全力的,就自己現在的價值觀來決定軸心而不管是價值觀或走行照相來都是必會有所改變,但如果真的沒有軸心,所有選擇都會是正確答案,所以完全不必煩惱

煩惱的不是具體的公司企業,你最該優先煩惱的,而且要專心徹底的想清楚是在職涯上自己所應重視的軸心,軸心越是明確,想磨練那種職能,想去哪個業界,或企業工作等部分就越能順理成章的確定

你的寶物是什麼...光是活了(這麼)多年,我們就該意識到至今為止的人生已是一大成功,...同年齡的人能像(我們) 一路念到大學畢業,還為求職煩惱的只有47%...,成功必定是產生自人的優勢,絕不會是來自弱點,而造就了該成功的優勢,就是你的寶物

同樣的特質會成為寶物還是弱點,是取決於情境...所謂的職涯策略,就是為了達成該本人的目的,而了解該本人擁有的特質,然後尋找並探索在哪些情境中該特質能夠成為優勢,思考其取勝之道

別和公司結婚,要和職能結婚,在職涯的發展方式上,我建議強烈建議(我們)要倚賴自身技能,不要依賴公司

我們必須思考不論公司如何自己都能自在的生存下去的前提... 只要取得充足的專業技能,主導權就會轉移到我們身上,作為發展自身技能的舞台,你將能夠選擇公司

(
接下來的第二章,是作者主張這社會殘酷的現實,想讓女兒與讀者提前討論知道的地方,也是本文的核心)

所謂學校教育這種東西,是汲取必並斟酌了社會系統的各種意圖而成,是盡可能將重點放在對當時的體制而言,方便有利之處然後對純潔如白紙的孩子們,進行"馴化"的一種結構

(
我改寫為自己偏好馴化的一詞,原文是會更語氣強烈的洗腦,基礎教育的目的,的確有出於國策和各種社會所需企圖進行設計的地方,台灣本身過往有一段時間,因為產業轉型對於技職教育有偏重

但教材和課綱設計上,不論世界各地,每個階段的確都是對思潮和未來,所需產業銜接的偏重,這是不可免的,作者在這裡也很歡迎各位朋友提供看法和否定)

每個人都不同,人生而極度不平等

比起身體能力能力的差異會產生更大落差的其實是智力的差異 ,不過與終身年收入等經濟上的程度最相關的就是智力的差距,智力具有無限的可能性

這世界打從 起跑線開始就不公平,存在有許許多多的差異,先天的特質,後天的環境,還有兩者的組合都是極為獨特的,這一事實無非就代表了只要能認識到自己的獨特特性,每個人都可能產生出特別的價值,

最重要就是要更早更明確的認識自己的特質, 只要能做到這點,接著只需尋找並探索該特質,能夠充分發揮作用的情境,(我們)應該就能在這世上創造獨特價值

(
我覺得這一段話非常精闢,在社群和網路很發達的當下,資本主義社會和市場回應有價值者的方式很直觀,相對過往封建農牧社會,流通不興和階級差異,其實充斥著許多能夠去考慮掌握機會,但需要用我們強而有力的優勢和主動勇敢去爭取,這件事情越早進行,越以我們強優勢去做找長期得以積累的賽道,越有利

對成年的職業選擇而言,也可能是活絡的職業組合和探索,在學經歷以外,也真的有選擇比努力重要的地方

就我所知有父輩家業有接觸的長途貨車,吊車,甚至大貨車司機,存錢自行開業,專業鐵工,水電技工,計程車司機混合機台維修及自營業務,與部分特殊不動產從業人員,是隨著從業年限與通常薪資出現很大的差距

我覺得能務實的評估眼前的機會,而不是因為對職業的刻板洞見,去做選擇是重要的,資本與金錢對我而言是沒有貴賤的,只要願意成為,願意盡早努力,很多能夠自我把握的事情就會一步步出現)

資本主義的本質是慾望,具有讓人們競爭以促進社會發展的機會

人無法認識到自己所之世界以外的部分。所謂資本主義就是一種會對無知和愚蠢科處罰金的社會

決定你年收入的法則
人的年收入是如何決定的,其實在(我們)決定職業的那一刻,年收入幾乎就自動決定了(以下分三種補充)

1.
是人的職能價值 :符合供需法則,技能越是需求量大,供給稀少,其年收入就越高

2.
是所屬的業界的產業結構:即使是同樣的職能,依產業,業界結構不同,有的付的起很多薪水,有的卻付不起,這是有其特有的結構差異...因成本,人事費用,維持費用都類似,老闆手上的利潤,也就是年收入,便大致相同

...
想增加年收入而換工作,能夠發揮自己的職能且換到能付的起更多薪水的其他業界才會是正確答案

(
這點自己認為非常的精闢,我的兄長在半導體IC設計業從業,他們業界和其他領域相同的人資人員,甚至更高層次的獵人頭人員,就算同樣從事的是招聘人員,但因為毛利率較高,他們和其他萎縮中的市場如報社傳媒出版,能夠預期達到的薪資水平就很有差距,在科技業中,最頂流的人資平均薪資也是非常可觀的

我記得80年代有一段股票瘋的時刻,好像連卷商的清潔阿姨都拿到20個月的年終,雖然後者較極端,應該碰到也有很多要思辨的地方,但背後的原則是相同的,不同業界的pay和上下限是完全不同的,也許,在跳槽的職涯選擇上,我們要盡可能往高毛利相同職能的工作前進,而不是以降毛利跳為主,但自己認為大眾常有的偏見,也是該避免的,在薄利的地方求發展不是很有利的策略)

3.
成功程度造成的差異
即使是同樣的職能,在同一業界,年收入仍會因成功的程度不同而有變化

不管是哪個行業,只要做到一定程度的專業,就能以至今為止培養的技能與成就為基礎來達成職能的升級

接下來的部分,森岡毅先生探討了一些成為資本家(獲得資本報酬)的方法,在前一篇文章的探討裡,自己有相對普通股進行一些探討,森岡毅先生的探討,基本上跟價值性投資該把握的特點高度相同

1.
是分辨長久的存在優勢
2.
是識別相對價值價格背離的時機,並長期持有
(
這些都需要我們具備有長期,且獨立的思維,之後會想再分享,所謂思維上的獨特和更好決策的相關性,和雜訊避免的分享)

市場需求必定遵循行消費者的偏好,而消費者的偏好,又必定會持續追求更便宜跟舒適的選擇,消費者的偏好,又必定持續追求,更便宜,更舒適的選擇

看清目的的發想法,不要從具體的事,開始發想而是要從怎樣的狀態,會讓自己的開心的未來理想狀態開始發想

優勢必定存在於自己喜歡的事中,所謂的優勢,必須在自己的特質與能發揮該特質之情境時才能夠產生效果...找出優勢的最快捷徑,就是盡可能列出許多令你感覺愉快的社會相關情境(近於等於做自己喜歡的事)

(
領英的創辦人理查霍夫曼,在他的書自創思惟中有提出一個很讓人信服的ABZ計畫,做為發揮優勢的方法,希望在之後的分享中有機會分享)

(
找工作)要避免的是無法讓你想像自己能培養出什麼職能的公司

最後一段是森岡毅先生所謂他面臨痛苦,最終從痛苦中成長的故事,其一是他在PG第一次升上主管,就被強制性帶領一個從源頭就是為了總部老總奇思妙想大雜燴,夢想性不可能成功的子品牌,他已經跟主管盡一切數據市場反應,主管就是要放任他去死的方案

(
原文是Don't worry. Launch quickly, and die quickly),在完全不相信的狀態下,還要帶著充滿夢想的後輩相信,並讓賣場去鋪完全不可能有反應的貨,用自己都信不了的信念欺騙相信他的人,他做為中層主管的痛苦不言可喻,後面收爛攤子,也無比悽慘,最後他學到幾個體悟

1.
信念與行動一致的重要性(其實這件事情很容易被看穿,當別人意識到時,會對個人信任嚴重破裂)
2.
除非做出成果,否則誰有救不了你

(
這點在升學和工作上是一樣的,我們都必須拿戰功出來,只要誰戰功彪炳,也許,很多事情根本不用說明,一切都會順理成章,但只要陷入讓別人寬裕的部分,生命很可能就生不由己了,這點在以業務和業績為主的產業自己認為尤其明顯,只要事做到位,合法合理,很多老闆不太介意使用的方法論,也是相關工作自由度和探索度高的原因)

自己的心得
森岡毅先生,看待缺點跟優點的想法是跟我相同的,在非最重要相關的缺點,最低限度的克服,在自己最強最有興趣的點做突破,以強去突強,達到量變後的質變是比較容易達到的事情,在職涯和興趣的選擇上,自己最近也參照了很多大人學姚詩豪和張國洋老師的想法,自己覺得和這邊的文章有很多相互能映照的體會,我們應該追求工作和市場變現的彈性,並設定一些合理的目標和期限

我們的生命很有可能在某個階段,都會碰到一些發展的侷限,但興趣和喜好其實是支撐我們生命的初始動力,如果興趣和喜好剛好又具備一些市場需要性,我們能夠依照所謂的ABZ計畫,去做一些規劃,也就是最好最底的保底,去做一些生命額外的探索,也許,當我們生命階段不同時,也會有不同的想法,但在我自己關注周圍同輩時,對於有意識的去經營自我在市場如何定位的人,的確生命走向有更多未曾想見的突破,較大的長輩,也有較好的退休規劃

對於寫作和生涯探索的起點,我也是相同的,是屬於對我自身疾症,除了負向包袱外,發想力強,創造力強的嘗試,直到現在的生命歷程,我依然覺得他讓我看到更深刻的自我,有在整體的自我成長和預想的有許多不可思議的成長,自己的外貌並不出眾,相對於有些我的同輩學弟妹,選擇更大眾向更快的社群影音行銷自我,自己覺得很替他們開心外,也想過自己不太適合這樣的賽道,我自己較擅長於慢慢的想,和人群上也偏保守,也較以知識思辯做為主體思考

書中的自卑,痛苦,迷茫,我曾經都無比深刻體會,我的初衷似乎就是好好善待自己,也善待周圍的人,並專注在自己的前方,因為身體的限制,能不能踏上醫途,或是該找什麼工作,該怎麼活,我自己認為我有很深刻的體會,但這樣的賽道,終究只有我們能踏上,我們生命最大的嘗試,是發揮自己的寶物,也珍惜擁有這樣寶物的自己,也如許多閱讀本文的先進朋友,我自己的社會歷練依然處於很懵懂的時刻,如果硬要發揮三兩,做為生涯的指引者,我覺得就有點言過其實了

但我想跟依然處於迷茫的朋友,分享自己一些自己這幾年對自己心裡的話,我們必須很深刻的了解自己,我們是不可能欺騙自己的,我自己很矮,穿上什麼增高鞋也只是言過飾非,自己講話也不是口舌便給的,但自己真的因為自己的一些幸運和努力與親友師長溫暖的祝福,慢慢走著,在一次次嘗試自己不知道事物,分享自己不知道事物同時,慢慢成長著

也努力成為一個對自己更有價值的人,不是純粹金錢上的,不是純粹功利性的,無論年齡,我都很希望我們能抓住那顆改變自己生命的骰子,重新投胎可能是不太可能的,我也是偶爾聽聽音樂,吃吃美食就會滿足的人,就算有許多美中不足的地方,但我們可是都因為很多的努力,才走到這裡的,也或許真的有一些人很深刻的珍惜,愛著我們,我們可要好好活著,才能擁有一個從心自由的人生

但森岡毅先生所說要獲得長期資本報酬改變人生的方式,我們如果是普通的人們,我覺得我們都是要思考再三,資本主義很殘忍的是他會產生相對的剝奪感,他是會把沒有意識到這樣思惟的人,在最無防備的時刻車在地上拖著走,我們對於複雜的事物,包含政府體制,社會體制,和金融特性和我們未來所要碰到的事物有理解,我們活在無數個不思考就無從改變的局,隨波逐流最後是會失去選擇的,或只能被迫接受很多不利的狀況

我們也許都必須睜大,睜亮我們的眼睛,識破騙局,找到有價值和能做出更高品質的資訊,也知道自己的軸心,並依循著軸心和價值觀去看待長期的未來,生命是有限的,但當我們知道我們是這個社會上小小的一點,依然有事可期待,可盼望,可努力,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自己所愛的人,甚至至親伴侶兒女,我們都有無比深刻的勇敢,我相信我們經過思辯的努力和智慧沉澱,也有無比閃爍的雋永價值,也不可磨滅的構成我們珍貴的內在和未來

謹祝福各位也能找到專屬自己終極的幸福,萬事平安

瑋德的明心財務閱讀
粉絲專頁
Google blooger
瑋德的明心財務閱讀
電子郵件 wade002468@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